摘 要
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在公链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前,一切应用层都难有大的作为。作为技术储备可以,但产品层面只能是现象级,不可持续。”
《加油站》81期访谈实录:
王妍兮:下面有请非主流说唱歌手,酒桌脑残游戏代言、狼人杀JYC萌新,德州扑克鱼塘王者,擅长婚庆主持、攀岩摆拍、花式丢球、赛道撞车宇宙最帅的Jason登场。
Jason Lee:这介绍词是谁写的?…写的真好…
王妍兮: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:Jason Lee,BOINC算力地球Co-Founder & CEO,安币资本Founding Partner,连续创业者。曾参与创办智能硬件公司锐行科技并被行业领导者收购,此后加入滴滴,任职澳新地区增长产品负责人。17年进入数字货币行业,此后创办安币资本,专注投资区块链领域基建类项目,取得了优异回报。代表项目:ChainDD、Bee Computing、Eos、Algorand。19年联合发起「BOINC 算力地球」计划,旨在汇聚全球个人闲置的计算资源并结合通证经济,构建下一代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。
下面我们开始进入严肃的访问环节了。我其实挺想知道你和区块链行业的渊源的,能聊聊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嘛?
Jason Lee:我入圈比较晚,是在17年,我个人一直很喜欢投资,早先做过很多年的股票二级市场,15~17三年间投资港股和美股,大概年化100%的回报,本金翻了七八倍。17年初在小密圈分享投资心得来着,结果遇到一个朋友和我说她投了一个叫“公信宝”的项目…
sisi:实不相瞒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Jason并通过他入了圈子,进了了得资本。
Jason Lee:哈哈是呢。当时我就留意上了,朋友告诉我成本是8毛好像,然后过了几天开盘了,32块。她那一笔大概赚了800w吧,40倍,嗯…后来就开始关注这个方向了。我是个比较爱思考新鲜事物的性格,原本对自己的投资回报很自信,但这种可以称作“降维打击”的情况还是很刺激的。
要么是这个行业疯了,要么是我自己孤陋寡闻,认知该升级了。于是花了一段时间密切的学习,认识到这是个充满机会也充满泡沫的市场,当浪潮来临时要思考的是赶紧跳上火箭而不是驻足围观,就果断出手,在1个月内连续投了5个项目。
后来就是暴涨——经历94暴跌——决定为区块链这场伟大的社会实验赌一把,持币装死——行业回暖币价再次暴涨,起起落落之后也在行业中慢慢积累认知、结识朋友,最后17年底出来,把自己投入行业了
王妍兮:我们499位小姐姐代表这个行业欢迎你,那你认为最成功的一笔个人投资是哪一次呢?
Jason Lee:这要说纯财务回报率的话,应该是eos。ico 6块,第一轮80多清仓..18年30多接回来,125又清掉,前后大概40倍。安币资本还投资了不少区块链领域的股权项目,也带来了很好的回报。但说最成功的一笔,我觉得是把我投进来了。对我来说,财务的回报只是个数字的增长,带给我更多快感的也是“押对了“这个感觉本身而不是赚了多少钱。
我一直笃信,对我们这些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老百姓而言,想要实现阶层跃迁、实现人生逆袭,本就是小概率事件。所谓人生无悔,无非就是年轻的时候多掷了几次骰子。那么我还年轻,我输得起,为什么不去搏一把大的呢?
如果我继续在外围做投资,一样能挣到钱。但我永远感受不到行业最前沿的脉搏,没有机会和这个星球上最具勇气和创造力的年轻人一起共事,那才是最大的遗憾。
到今天为止个人资产的绝大部分都是数字货币,我跟朋友开玩笑说,这就是一场实验,一场GM,我愿意为他all in一把,哪怕全部输光,至少也爽过。我可以接受手上比特币全部归零,但不能接受自己没有作为,只做一个看客。就是这种感觉咯。
王妍兮:希望你能一直保持“押对了”的好运气!当然我认为这种运气也是基于你自身不断学习,有了系统性的认知才做出的理性判断,看起来是碰运气,其实是有很多基本功的。那接下来介绍下安币资本的投资逻辑和Portfolio?
Jason Lee:的确,一个文科生死磕区块链学术论文,那种感觉还是很值得回味的。我和partner创办安币时有一个共识:要在对的时间点做正确的决策,要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确定的机会。
我们看好区块链领域长线的发展,但17~18年行业依然处在草莽期。我们不知道谁能成长为巨头,但我们相信“送水”的公司一定能挣到钱。就像当年美国的淘金热,一堆人去梦想一夜暴富,但实现的没几个,反倒是卖铲子和牛仔裤的挣到了。因此,短期的投资重心,放在提供行业基础服务类的公司,垂直领域的媒体、钱包、交易所、矿机&矿池、量化,这些热钱流入的地方、流量聚集的地方,都有很好的吸泵效应。我们在以上这些赛道的头部项目做了投资,目前来看表现都很不错。
另一方面,长期的投资重心,放在公链和具备落地硬性条件的细分方向(诸如分布式计算&分布式存储)股权的代表项目:链得得、蜂巢财经、蜜蜂矿机,token的代表项目:eos、ipfs、bhex、algorand。
王妍兮:我看安币很少做品牌露出啊,为什么呢?
Jason Lee:首先呢早期我们没有lp,没有业绩压力,比较自由点,也不太依靠品牌来吸纳募资,另外我觉得一家好的基金应该用业绩说话,我们想做出一点成绩来再去多发言。现在看来表现不错,所以也感谢499给我这个机会~我相信品牌曝光是有价值的,但过度的品牌曝光其实是一种噪音,行胜于言。
王妍兮:好,那我们来聊聊这次访谈的主题,BOINC算力地球是做什么的呢?
Jason Lee:我先简单介绍下BOINC,这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计算平台,最早是由伯克利大学的David Anderson教授于2002年创办的,旨在汇集全球个人电脑的闲置算力,来支持科研计算。一开始是支持NASA相关的seti@home计划,用于寻找外星人,后来发展为支持天文学、密码学、物理学、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平台。到今天有超过440w的历史用户为平台贡献过算力,实时算力为30Pflops,这个数字大家可能没有概念,我稍微解释下:30Pflops相当于一台中国最大的超级计算机,天河二号。这个机器开机一年要烧掉的电费大约2个亿人民币。如果去亚马逊aws平台购买同等体量的算力,一年的租金大概5000w美金。我们可以理解为,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boinc的志愿者,每年自发的捐出了5000w美金,来支持科研项目。我发个图:
http://computingplanet.io/#/projects
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代表的项目,寻找地外文明、侦测引力波、基因工程、癌症治疗、气候预测和分析、蛋白质折叠,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我们团队早期投入了很多自有资金去支持boinc,也有投资圈的朋友问我们,这件事怎么商业化怎么赚钱呢。我说首先我相信这个平台未来一定有商业价值,其次,就算现在赚不了钱也没关系,我还是一样去做,如果我们的研究帮助科学家破解了某项癌症,拯救了很多生命,这些生命的价值如何去衡量呢?
我贴一段上个月在BOINC Chicago大会上做的分享:It takes a long time to explore and find aliens or gravitational waves, to conduct genetic testing and cancer therapy. We know that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our exploration may get no returns. But we still need to keep going, because dream is priceless, truth is priceless, and life is priceless.
相关资讯